
最新更新日期
🔴 路线预警
高原反应: 最大威胁,可引发致命脑/肺水肿。必须预留充足时间适应,身体严重不适时果断下撤。
滑坠风险: 尤其在“绝望坡”等冰雪路段。天气突变、体力不支时风险剧增。必须掌握冰镐冰爪使用,听从向导指令。
天气与失温: 山顶风速极大,天气瞬息万变。防风防水装备至关重要,严防失温。
🟠 安全原则
敬畏自然: 不盲目自信,登顶非唯一目标,安全回家才是成功。
信赖向导: 务必选择持证、经验丰富的正规向导,你的安全依赖于他的判断。
守住底线: 任何情况下,“放弃”都比冒险更值得尊敬。
📷️ 哈巴雪山风景一览
🌐 哈巴雪山路线图(制作中)
路线概览
📍 路线类型:高海拔雪山攀登(入门级)
📏 距离:约 28km(往返,哈巴村→大本营→顶峰)
⛰ 爬升:总爬升 2696 米(哈巴村 2700 米→顶峰 5396 米),单日最大爬升 1400 米(哈巴村→大本营)
⚠ 难度:★★★☆☆
🚻 卫生间:哈巴村民宿有完善卫生间,大本营为简易旱厕,徒步沿途无卫生间
📆 推荐天数:4天三夜(含大交通)
🌦 最佳季:
- 4-5 月(花季):降水少、风速低,沿途高山杜鹃盛开,登顶成功率超 80%;
- 9-10 月(秋高气爽):天气稳定、视野开阔,云海与日出概率高;
- 慎行季节:7-8 月(雨季,雪坡结冰、视线差,易因暴雨滞留大本营);
- 12-2 月(冬季,-15℃以下极寒,积雪厚,仅适合有高海拔冰雪经验者)
🚄 交通攻略
🚕 大交通
前往哈巴雪山,通常需要先到达丽江或香格里拉,再中转至哈巴村(登山前休整集结地也是各大俱乐部山下据点)。
出发地 | 交通方式 | 大致费用 | 行程时间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丽江 | 客运站大巴 | 约40元/人 | 约5小时 | 发车时间参考:早上9点 |
包车/拼车 | 包车600-800元/车;拼车100-150元/人 | 约3-4小时 | 更灵活,可直达哈巴村客栈 | |
香格里拉 | 客运站大巴 | 约30元/人 | 约3小时 | 发车时间参考:下午13:50 |
包车/拼车 | 包车400-600元/车 | 约2.5-3小时 | 路程较短,是更快捷的选择 |
特别提醒:
- 大巴信息:大巴班次和时间可能变动,建议提前到客运站查询最新时刻表。大巴通常只到虎跳峡镇,之后需再包车前往哈巴村(约1小时,费用150-200元/车)。
- 包车建议:如果结伴而行,包车或拼车性价比高,能节省时间和体力。务必提前与司机确认价格和路线。
- 自驾选项:可从丽江或香格里拉自驾前往哈巴村。山区路况复杂,需有丰富山路驾驶经验,并确保车辆状况良好。
🚏 本地交通
从哈巴村(海拔约2600米)到登山大本营(海拔约4100米)是攀登的前奏。
徒步:这是最常见的方式,距离约8公里,需徒步4-5小时。这条路是适应海拔和热身的好机会。
骑马:如果担心体力不支或想保存实力冲顶,可选择骑马。马匹费用约为100元/天,行李也可由骡马驮运,费用约300元/趟。
越野车:部分路段可乘坐越野车以节省体力,但需提前联系当地客栈安排。

⛰️ 行程攻略
🚶行程总览
Day1:丽江/香格里拉 → 哈巴村(海拔2700m)
Day 2:哈巴村 → 大本营(海拔4100m)
Day 3:冲顶日(大本营 → 5396m顶峰)
Day 4:哈巴村 → 丽江解散
Day1:丽江/香格里拉 → 哈巴村(海拔2700m)
天数 | 时间段 | 路段 | 长度 / 爬升 / 路况 | 关键提示 | 作者实感 / 体验摘录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Day1 | 10:00-13:00 | 丽江集合→哈巴村 | 138km,车程 3 小时,柏油路面 | ① 丽江海拔 2400 米,可提前 1 天到适应;② 车上备晕车药(金沙江峡谷路段多弯道) | “车过金沙江峡谷时,远眺对岸玉龙雪山,雪顶在阳光下闪着光,瞬间期待感拉满 —— 这就是我人生第一座雪山的前奏!” |
14:00-17:00 | 哈巴村→行前培训 | 村内步行,平坦路 | ① 学习冰爪穿戴、冰镐制动;② 测血氧(低于 90% 需提前调整) | “向导演示滑坠制动时,握着冰镐的手有点抖,但他说‘掌握正确方法,雪山并不可怕’,瞬间安心不少。” | |
18:30 | 哈巴村民宿晚餐 | - | 推荐牦牛肉火锅(补充热量),别喝太多酒(加重高反) | “牦牛肉炖得软烂,蘸着本地辣椒,暖到胃里;客栈老板说‘明天爬升 1400 米,今天要吃够’,果然吃饱才有力气!” |
Day 2:哈巴村 → 大本营(海拔4100m)
天数 | 时间段 | 路段 | 长度 / 爬升 / 路况 | 关键提示 | 作者实感 / 体验摘录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Day2 | 08:00-16:00 | 哈巴村(2700m)→大本营(4080m) | 7km,爬升 1400 米;前半段原始森林(泥土 + 碎石),后半段高山草甸(陡坡) | ① 路餐带能量胶 + 坚果(冷食易肠胃不适);② 体力不支可租骡马(单程 300 元) | “原始森林里满是松针香,溪流潺潺;到高山草甸时风变大,抬头就能看到大本营的铁皮房,像雪地里的小房子,再累也觉得值!” |
16:30-18:00 | 大本营冰爪 / 冰镐实操训练 | 营地周边雪坡,平坦 | ① 冰爪需扣紧鞋底,避免脱落;② 练习 “之” 字形走雪坡(减少打滑) | “踩在雪坡上,冰爪‘咯吱’响,刚开始总怕摔,练了 10 分钟就熟练了 —— 原来掌握技巧后,冰雪路也没那么难。” | |
19:00 | 大本营晚餐 + 休息 | - | ① 晚餐是热粥 + 馒头(易消化);② 21 点前入睡,为次日冲顶养精神 | “大本营的星空太绝了!没有光污染,银河像撒了一把碎钻;裹着厚羽绒看星星,觉得再冷也值得。” |
Day 3:冲顶日(大本营 → 5396m顶峰)
天数 | 时间段 | 路段 | 长度 / 爬升 / 路况 | 关键提示 | 作者实感 / 体验摘录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Day3 | 03:00-04:00 | 大本营起床 + 早餐 | - | ① 早餐喝热粥 + 吃鸡蛋(快速补充能量);② 穿好三层衣物(排汗 + 保暖 + 防风) | “凌晨 3 点的大本营黑漆漆的,只有头灯的光在晃;喝着热粥,向导说‘今天风不大,是冲顶的好天气’,瞬间清醒!” |
04:00-09:30 | 大本营→顶峰(5396m) | 5km,爬升 1300 米;碎石坡→雪坡→65° 绝望坡→月亮湾→希望坡 | ① 11:30 前未到顶峰必须下撤;② 绝望坡走 “之” 字形,紧跟向导绳 | “绝望坡真的‘绝望’!65° 的陡坡,每走 10 步就要歇 1 次;但到月亮湾时,看到云海在脚下,突然觉得所有累都消失了 —— 快到顶了!” | |
09:30-10:00 | 顶峰拍照 + 下撤准备 | - | ① 拍照不超过 15 分钟(风大易失温);② 检查冰爪是否牢固 | “站在 5396 米的石碑前,俯瞰玉龙雪山和虎跳峡,眼泪差点掉下来 —— 这是我用双脚一步一步登上的高度,太有成就感了!” | |
10:00-18:00 | 顶峰→大本营→哈巴村 | 10km,下降 2696 米;雪坡→碎石坡→草甸 | ① 下撤时控制速度,避免膝盖受伤;② 体力不足可在大本营休息 1 小时再走 | “下撤比上山快,但膝盖有点酸;走到哈巴村时,太阳快落山了,民宿老板在门口等我们,说‘欢迎回来’—— 像回家一样暖。” |
Day 4:哈巴村 → 丽江解散
天数 | 时间段 | 路段 | 长度 / 爬升 / 路况 | 关键提示 | 作者实感 / 体验摘录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Day4 | 09:00-12:00 | 哈巴村→丽江 | 138km,车程 3 小时 | ① 途经长江第一湾,可停车拍照(10 分钟);② 预留充足时间,避免误机 / 误车 | “车过长江第一湾时,看到江水绕着山转,像一条绿带子;回想这 4 天,从紧张到兴奋,再到成就感,这趟雪山之旅真的改变了我。” |

🥾 装备清单
✅ 基础必带
硬核装备:
- 高帮防水登山靴(1 双,提前磨合 2 周,推荐 Scarpa、Lowa,V 底防滑);
- 登山杖(2 根,碳素材质轻便,减轻膝盖压力);
- 20-30L 冲顶包(装当日必需品)+50L 驮包(装大本营过夜物资,由骡马运输);
安全物资:
- 头灯(1 个,续航 10 小时以上,带备用电池);
- 救生哨(1 个,挂在胸前,紧急时求救);
- 简易急救包(创可贴 10 片、碘伏棉签 5 支、绷带 1 卷、布洛芬(治头痛)、乙酰唑胺(预防高反)、蒙脱石散(治腹泻));
其他:
- 1L 保温水壶(装热水,避免结冰);
- 能量食品(牛肉干、巧克力、能量胶、坚果,共 500g 左右);
- 防晒用品(SPF50 + 防晒霜、UV400 墨镜(防雪盲));
- 雪套(防止雨雪从鞋口倒灌);
- 暖宝宝(贴于内衣外侧或手套内,临时取暖)
- 护膝(下山时保护膝盖,尤其膝盖旧伤者)
团队提供(需确认):
- 冰爪、冰镐、安全带、头盔(由 1:1 向导携带,个人无需自备)
- 安全绳索、路绳(团队装备,用于冲顶保护)
🥼穿搭系统
三层穿搭,全方位应对雪山气候(-10℃至 15℃多变气候)
基础层(排汗保暖):
- 速干内衣裤(2 套,登山时穿 1 套,备用 1 套,避免棉质衣物吸湿后加重寒冷感)
中间层(保暖透气):
- 抓绒衣+排骨羽绒(充绒量100-150克),保暖透气。
- 抓绒裤,保暖透气
外层(防水防风):
- 冲锋衣(1 件,GTX 面料,应对冰雪天气)
- 冲锋裤(1 件,GTX 面料,带拉链更方便控温)
配件(局部防护):
- 保暖羊毛袜(3-4 双,羊毛材质吸湿透气)
- 保暖手套(2 双:1 双薄款触屏兼容手套,1 双厚羽绒/抓绒手套,冲顶时叠戴)
- 保暖打劫帽/冷帽(1 顶,覆盖耳朵,防风防寒)
- 魔术头巾(2 条,防晒、防尘、保暖多用)
登山鞋(保暖防水):
- 高帮防水登山靴(1 双,需提前磨合 2 周以上,推荐 V 底防滑款,如 Scarpa、Lowa)
营地鞋(舒服轻松):
- 轻便保暖拖鞋/营地靴(1 双,大本营休息时穿,减轻脚部压力)

🛤️ 路线数据
雨天路况(哈巴村➡️登山大本营)
常规路况(登山大本营➡️哈巴雪山顶)
🚧 路段地形
路段名称 | 地形描述与路况 | 长度 / 耗时 | 安全提示与注意事项 | 恐高友好度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哈巴村→大本营 | 前 3km:原始森林小径,泥土路面 + 少量碎石,沿途有溪流、杜鹃花丛;后 4km:高山草甸,坡度渐陡(25°-30°),部分路段需手脚并用 | 7km,8 小时 | ① 森林路段注意防滑(雨后泥土湿滑);② 草甸路段风大,戴紧帽子避免吹飞;③ 体力不足可租骡马(单程 300 元) | 友好 |
大本营→碎石坡(4080-4400m) | 碎石混合少量积雪,路面凹凸不平,无明显路径,需跟着向导脚印走 | 3km,2 小时 | ① 碎石易滑,每步踩稳再走;② 避免踢落碎石(砸到下方队友);③ 随身携带能量胶(每小时吃 1 支) | 一般 |
碎石坡→顶峰(4400-5396m) | 4400m 以上进入雪线:① 绝望坡(4900-5300m):65° 陡坡,雪质坚硬;② 月亮湾:雪坡转弯处,易打滑;③ 希望坡:登顶前缓坡(15°) | 5km,5.5 小时 | ① 全程用冰爪 + 冰镐,紧跟向导绳;② 11:30 前未到顶峰必须下撤(午后强风);③ 绝望坡走 “之” 字形,减少体力消耗 | 挑战 |
下撤点 / 备选 | ① 4400m 碎石坡:下撤至大本营(3km,2 小时);② 大本营:下撤至哈巴村(7km,8 小时);③ 哈巴村:可乘车返程丽江 | - | ① 高反、扭伤等不适时,立即从最近下撤点撤退;② 下撤时控制速度,用登山杖缓冲膝盖压力 | - |

⛔️ 风险提示
🟠 核心风险
1️⃣高原反应(最大威胁)
表现: 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乏力。严重时可发展为致死性肺水肿或脑水肿。
提示: 必须预留至少1-2天进行海拔适应。攀登过程中如症状加剧,立即下撤是唯一选择,切勿硬撑。
2️⃣滑坠与跌落
高风险点: 碎石坡、大雪坡(特别是“绝望坡”和“月亮湾”)。
提示: 天气突变(冰雪、强风)时风险剧增。必须熟练掌握冰镐、冰爪的使用技巧,行走时全程专注,听从向导的每一步指令。
3️⃣失温与冻伤
原因: 山顶风力可达狂风以上,体感温度极低。汗水浸湿内衣、雨水渗透是常见诱因。
提示: 防风、防水、排汗是着装核心原则。冲顶日务必携带最可靠的防寒装备(羽绒服、防风硬壳、厚手套、面罩)。
🟤 安全原则
向导是你的生命线: 务必选择有资质、经验丰富的正规向导(确认其持有如CMA高山协作证等资格)。你的安全极大地依赖于他的判断。绝对服从向导在危险天气或地形下的指令。
“放弃”的智慧:
登山是一门关于“放弃”的艺术。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果断下撤:
- 身体出现严重不适(剧烈头痛、平衡失调、持续呕吐)。
- 天气急剧恶化(能见度骤降、强风、降雪)。
- 超过预设的节点时间(如9点未到达绝望坡)。
装备是你的保障: 任何技术装备(头盔、 harness、冰镐)都必须事先检查、正确佩戴。头灯需携带备用电池。
通讯中断预案: 大本营以上区域基本无手机信号。队伍应配备对讲机或卫星电话,并提前约定好紧急联络方式和下撤方案。
最后切记: 哈巴雪山的 “成功” 不是必须登顶,而是安全往返。很多新手因 “不甘心” 在接近顶峰时强行坚持,最终因高反、天气突变陷入危险。记住:下撤不是失败,而是对自己和团队负责的选择。

📇 实用贴士
🟪海拔适应:避开 “快速登高” 误区,科学降低高反概率
高反的核心诱因是 “海拔上升速度超过身体适应能力”,而非 “体力好坏”,新手常因忽视适应细节导致行程中断,需注意这些关键:
哈巴村适应期(必做 3 件事):
- 抵达后先住 1 晚,当天仅做 “低强度活动”(如步行 10 分钟到村口观景台,不爬楼梯、不拎重物),让身体从 “低海拔模式” 切换;
- 不洗澡、不洗头!高海拔下血管扩张,热水澡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,加重头痛、恶心(若实在不适,用湿毛巾擦脸即可);
- 多喝 “温盐水 / 酥油茶”:哈巴村客栈的酥油茶用本地牦牛奶制作,能帮助缓解干燥、补充热量(初喝可能不习惯,可加少量糖),每天喝 2-3 杯,比单纯喝白开水更有效。
大本营适应小技巧:
- 抵达 4100 米大本营后,若感觉轻微头痛,可在向导指导下 “慢走适应”(绕营地走 100 米,速度比平时慢 1 倍),不要躺着不动(适度活动能促进血氧循环);若头痛加重伴随呕吐,立即告知向导,不要硬扛 —— 下撤到 3200 米的德拉牧场后,症状通常 1-2 小时内缓解。
🟩 装备实操:拒绝 “过度准备”,聚焦 “实用适配”
很多人会买昂贵装备,但实际攀登中 “适配性” 比 “价格” 更重要,以下是易踩坑的装备细节,无需带厚重的羽绒服(冲顶时活动量大易出汗,厚衣服难散热),推荐 “三层穿法”:
衣物:分层穿比 “穿厚” 更关键:
- 内层:速干衣(选短袖,出汗后快速干燥,避免贴身发冷);
- 中层:抓绒衣(选轻便款,保暖且透气,大本营休息时可单穿);
- 外层:防风冲锋衣(选带 “腋下透气拉链” 的款式,冲顶时出汗可拉开散热,遇风再拉上);
Tips:裤装选 “冲锋裤 + 速干长裤”,不要穿秋裤(不透气,出汗后易结块)。
鞋子与冰爪:必须 “匹配 + 检查”:
- 登山鞋选 “中高帮防水款”(鞋底要有深纹路,防滑;高帮能保护脚踝,避免碎石硌伤),提前 1-2 周在家穿 1-2 次(磨合鞋底,避免登山时磨脚);
- 冰爪让向导帮忙调整卡扣:冰爪的 “前齿” 要对准登山鞋前端,卡扣需扣紧(松动的冰爪在冰坡上易脱落,导致打滑),试走几步感受是否贴合,有异响及时调整。
小装备:这些 “不起眼” 的物品能救命:
- 头灯:选 “续航 8 小时以上” 的款式(冲顶需 5-6 小时,加备用电池),戴在安全帽外侧(不要揣兜里,冷手时拿不出来);
- 暖宝宝:贴在 “腰腹、脚底、手机背面”(大本营夜间 - 5℃左右,手机低温会关机,贴暖宝宝能维持信号),不要贴在皮肤上(避免烫伤);
- 手套:带两副(薄款抓绒手套 + 防水滑雪手套),冰坡路段戴滑雪手套(防冰爪划伤),休息时换抓绒手套(更灵活,方便吃东西)。
🟨 饮食与作息:高海拔 “吃对睡好”,比体力更重要
高海拔下身体代谢加快,若饮食不当、睡眠不足,会直接导致体力下降、高反加重,需注意这些细节:
饮食:“高碳水、易消化、少刺激” 原则:
- 早餐(大本营冲顶前):吃粥、馒头、煮鸡蛋(不要吃油条、豆浆,油腻 + 产气,易腹胀),搭配 1 块巧克力(补充热量);
- 途中补给:每 1 小时吃 1 小把坚果(如杏仁、核桃,不要吃太多,避免消化不良)、1 块能量棒(选 “无巧克力涂层” 的,低温下巧克力会变硬,咬不动);
- 饮水:用 “保温杯装温水”,每次喝 1-2 小口(不要猛灌,避免增加心脏负担),每天喝 2-3 升(高海拔干燥,缺水会加重高反)。
睡眠:大本营住宿 “抗冻” 小技巧:
- 大本营多为通铺(8-10 人一间);睡觉时穿 “抓绒衣 + 袜子”,不要脱太多(夜间冷,穿衣服睡能减少热量流失);若失眠,不要强迫自己睡(高海拔失眠很常见),闭眼休息即可,避免焦虑(焦虑会增加耗氧)。
🟧 冲顶与下撤:跟着向导 “控节奏”,细节决定成败
冲顶阶段(海拔 4100-5396 米)是风险最高、体力消耗最大的环节,很多人因 “节奏乱”“忽视细节” 导致功亏一篑,需牢记这些要点:
冲顶节奏:“慢就是快”:
- 向导会设定 “1 小时休息 10 分钟” 的节奏,不要觉得自己体力好就超前 —— 高海拔缺氧,快速行走会导致呼吸急促,10 分钟后就会体力透支;正确的步伐是 “小步慢走,两步一吸、一步一呼”(呼吸均匀能减少肺部负担),若感觉喘不过气,立即停下,弯腰深呼吸(不要直挺挺站着,弯腰能让胸腔更舒展)。
关键路段:绝望坡与碎石坡的 “安全动作”:
- 绝望坡(4800-5100 米):双脚与肩同宽,膝盖微屈,冰爪前齿嵌入冰面(每走一步踩稳再迈下一步),双手抓住绳索(不要用力拽,轻轻扶着保持平衡);
- 下撤碎石坡:走 “之字形路线”(减少坡度对膝盖的压力),脚尖向外(避免碎石滑进鞋里),用登山杖 “先探路再踩”(确认碎石稳固再重心下移)。
下撤后:不要 “立刻放松”:
- 回到哈巴村后,不要马上洗澡、吃辛辣食物(身体还在 “高海拔适应状态”,突然刺激易引发不适),当天先吃清淡的粥或面条,睡 1 晚后再恢复正常饮食;若出现 “下山后头痛”(低海拔反应),多喝温水,1-2 天会自行缓解。
🟦 向导配合:学会 “主动沟通”,不做 “跟屁虫”
很多新手觉得 “找了向导就万事大吉”,但高效的向导配合能大幅提升安全系数,需注意:
出发前:问清 3 个关键问题:
- “今天若遇暴风雪,我们的避风点在哪里?”(了解应急方案,心里有底);
- “我的高反到什么程度需要下撤?”(明确标准,避免硬扛);
- “冲顶时我若跟不上,你会等我还是先走?”(正规向导会 “集体行动”,不会丢下队员)。
途中:不舒服就 “立刻说”:
- 不要觉得 “不好意思” 或 “拖慢进度”—— 高反症状发展很快,早说 10 分钟,可能就避免从 “轻微” 变成 “重度”;比如 “头痛加重”“呼吸急促”“手脚发麻”,都是身体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,及时告知向导,才能及时调整方案。
⬛️ 核心原则:“放弃冲顶不是失败,安全往返才是成功”
哈巴雪山每年都有新手因 “不甘心” 强行冲顶,最终因高反、天气突变陷入危险。记住: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程,才是成熟的登山者。若向导建议取消冲顶(如天气突变、高反加重),不要犹豫 —— 雪山永远在那里,下次准备更充分时再来,比 “冒险一次” 更有意义。
最后,出发前把 “哈巴村客栈电话”“迪庆州登山救援电话” 存到手机(并记在纸上,避免手机没电),做好万全准备,才能在享受雪山美景的同时,安全、顺利地完成旅程。
🏔️俱乐部选择与费用
‼️ 为什么选择俱乐部跟团
安全保障升级
- 哈巴雪山大本营以上区域(4080 米 +)强制要求 1:1 持证向导陪同,正规俱乐部提供的高山协作均持有 “高山协作证”,能实时监测队员体能状态,应对高反、暴风雪等突发状况。
- 专业团队配备全套技术装备(冰爪、冰镐、头盔等),避免个人因装备不足或操作不当引发危险。
- 多数俱乐部包含100 万保额的高山专项保险,部分提供直升机救援升级服务,覆盖徒步全程风险(普通旅行险无效)。
后勤服务省心
- 从哈巴村到大本营的驮马运输(15kg 行李限额)、食宿安排(哈巴村民宿 + 大本营铁皮房)均由俱乐部统筹,队员只需轻装徒步。
- 冲顶日提供凌晨热粥、能量补给等,节省个人准备时间与精力。
经验与效率提升
- 俱乐部熟悉最佳冲顶时机(如 4-5 月、9-10 月天气稳定期),登顶率比自助攀登高 60% 以上。
- 行前培训覆盖冰爪使用、滑坠制动等技能,新手可快速掌握关键登山技巧。
❓️ 如何选择靠谱俱乐部?
资质核查
- 官方认证:优先选择在 “香格里拉登山协会” 备案、向导持有 “高山协作证” 的俱乐部(可官网查验)。
- 运营资质:正规俱乐部需具备旅行社资质,可提供旅责险 + 登山险组合保障(单一登山险存在覆盖盲区)。
口碑与案例参考
- 历史数据:成立 5 年以上、登顶率≥90% 的俱乐部更可靠,例如部分老牌俱乐部已服务超 10 万人次。
💰 费用明细
参考价:2580-3180 元 / 人(含哈巴村住宿、大本营食宿、技术装备、向导服务、进山费等。俱乐部采用“一价全包+自选服务”模式,费用包含与不含项目清晰列明:
项目 | 包含内容 | 不含内容 |
---|---|---|
住宿 | 哈巴村 2 晚(标间/多人间)、大本营 1 晚铁皮房床位 | 单人房差价、大本营升级独立帐篷 |
餐饮 | 行程内所有正餐(含冲顶日凌晨热粥) | 丽江集合日餐饮、个人额外消费 |
交通 | 哈巴村至大本营驮马运输(15kg 行李) | 丽江到哈巴村往返交通(可代订拼车,单程 110 元/人) |
装备 | 冰爪、冰镐、头盔等全套技术装备 | 自选租赁装备(如登山靴、羽绒服)、个人特殊装备 |
服务 | 1:1 向导服务、行前培训、登顶奖牌 | 骑马服务(单程 300 元)、登顶小费(200 元/人,成功登顶支付) |
保险 | 100 万保额户外专项保险 | 直升机救援费用、保险升级费用 |
其他 | 进山费、环保费、注册费 | 纸质登顶证书(100 元/份)、个人原因导致的行程变更费用 |
提前预订:旺季(4-5 月、9-10 月)需至少提前 2 周报名,锁定床位与向导;
签订合同:出发前签署《登山协议》,明确双方责任,避免纠纷;
行前沟通:主动告知俱乐部自身健康状况(如高血压、心脏病等需医生证明);
国庆等旺季价格:上涨约 300-600 元,需提前 2 周预订以锁定名额。
🥇 俱乐部推荐(扫码备注:哈巴雪山)

🙋♂️ 相关问答
Q1:新手一定要请俱乐部向导吗?自己爬不行吗?
✅ 必须请!根据香格里拉当地规定,大本营以上区域(海拔 4080 米+)强制要求 1:1 持证向导陪同,一是确保技术指导(如冰爪使用、滑坠制动),二是应对高反、暴风雪等突发状况。曾有自助登山者因迷路或高反被困,最终依赖救援队下山,费时费钱且风险极高。俱乐部向导均经过专业培训,能实时监测体能状态,调整行进节奏,新手跟团的登顶成功率比自助攀登高 60%以上。
Q2:俱乐部提供的装备够用吗?需要自己带哪些?
❌ 俱乐部会免费提供冰爪、冰镐、头盔、登山杖等核心技术装备,但个人保暖装备需自备(如冲锋衣、羽绒服、登山靴)。若不想自带,可提前预约租赁(租金约 50-100 元/天),但建议自备贴身衣物(速干衣、羊毛袜)和防护用品(防晒霜、墨镜、手套),更卫生舒适。特别提醒:登山靴必须穿高帮防水款,出发前至少磨合 2 周,避免磨脚。
Q3:高反严重怎么办?会被强制下撤吗?
⚠️ 出发前俱乐部会要求提前 2 天到丽江适应海拔,若在大本营出现头痛、呕吐等轻度高反,向导会提供布洛芬、葡萄糖,并调整休息时间;若出现血氧低于 85%、走路不稳等严重症状,会强制下撤至哈巴村(骑马或徒步,费用自理)。
Q4:除了团费,还有哪些隐藏消费?
💰 费用包含和不含项目很透明,主要额外开销有:
丽江交通:往返哈巴村车费约 220 元(可让俱乐部代订拼车,避免被宰)。
其他如大本营小卖部买零食、租充电宝(20 元/天)等,根据个人需求消费。
骑马费用:哈巴村→大本营单程 300 元(体力不支可选,非强制);
登顶小费:成功登顶后自愿给向导 200 元/人(未登顶不收,无强制);
纸质证书:100 元/份(电子证书免费,纸质需提前申请);
Q5:什么季节登顶成功率最高?雨天能爬吗?
✅ 最佳季节是4-5 月(花季)、9-10 月(秋高气爽),这两个时段降水少、风速低,登顶成功率超 80%。
雨天攀登:小雨可继续,但若遇中到大雨,俱乐部会取消冲顶(安全第一),费用不退但可协调改期。
避开 7-8 月雨季:频繁降雨导致雪坡结冰,视线差,曾有团队因暴雨在大本营滞留 2 天;
冬季(12-2 月):积雪厚、气温低(-15℃以下),适合有经验的攀登者,新手不建议;

✨ 写在最后
哈巴雪山的魅力,不仅在于登顶的成就感,更在于沿途的风景与自我突破。从原始森林到冰雪陡坡,从星空露营到日照金山,每一步都是对身心的淬炼。愿这份攻略助你顺利征服人生第一座雪山,在5396米的巅峰,遇见更强大的自己!
📥️ 路书下载(制作中...)
原创文章,作者:向野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o20s.com/qnw/30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