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水河发源于清远浪康顶,蜿蜒131公里汇入绥江,素有“百里画廊”之称。两岸竹海连绵,客家村落点缀其间,四季皆景:春有桃花映水,夏有绿荫蔽日,秋见红枫染岸,冬藏雾霭氤氲。这里是广东版“小东江”,徒步者可沿河岸穿行,感受竹影婆娑、小桥流水的诗画意境。

路线特色:
- 穿越 “中国竹子之乡” 核心区,竹影婆娑间感受负氧离子爆表的天然氧吧
- 登顶马骝山观景台,俯瞰古水河 “W” 形大拐弯的上帝视角
- 探访佛洞村等客家古村,体验腐竹晾晒、竹编工艺等非遗文化
- 打卡 19 座造型各异的溪涧小桥,解锁竹林古桥的武侠电影感
路线评级:
- 难度:★☆(土路为主,累计爬升约350米,适合新手,仅马骝山段需轻度攀爬)
- 强度:★★☆(分段可选 5-35 公里,推荐 20 公里精华段)
- 风景:★★★★★(竹海覆盖率 82%,水系与地貌组合独特,竹林、河流、田园、古村多层次景观)
路线数据:
- 路面:70%河岸土路,20%竹林小径,10%石阶(马骝山段)
- 徒步时长:6-8 小时(含拍照、午餐)
- 海拔区间:50-250 米
- 最佳季节:3-5 月(竹笋破土)、9-11 月(稻田金黄)

导航交通:
- 起点定位: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郊野径起点广场(导航搜 “古水河郊野径停车场”)
- 广州出发:包车 / 自驾沿二广高速转 S263 省道,车程约 2.5 小时
时间参考(20 公里精华段):
- 08:30 广州集合出发
- 11:00 抵达起点,沿硬化步道向佛洞村方向行进(前 3 公里为竹林遮荫路段)
- 13:00 抵达佛洞村午餐,必尝现做广宁云吞(猪肉馅配大地鱼汤底,15 元 / 碗)
- 14:00 穿越金秋稻田区,至马骝山脚开始轻装登顶(建议携带登山杖)
- 15:00 登顶马骝山观景台,拍摄云海竹海同框奇景(晴天可见绥江交汇处)
- 16:00 沿溪流步道返回起点,途中经过格桑花海(春秋季限定)
补给/休息:
- 补给点:坑口镇(云吞、粽子)、古水镇小学附近小卖部(矿泉水、零食)。
- 佛洞村电商服务站可购买手工腐竹(25 元 / 盒,支持邮寄)
- 终点停车场有竹筏游船(38 元 / 人,3.8 公里水路赏竹海倒影)

- 两步路文件: 古水河 20 公里环线轨迹(含马骝山安全攀爬点标注)
- 关键坐标点:
- 佛洞村云吞店:N23°45'36", E112°18'15"
- 马骝山观景台:N23°44'29", E112°17'42"
- 下撤点:滑琴桥(9.5公里处)、学堂沙大桥(14公里处),可呼叫村民摩托车接驳。
- 竹海区域手机信号较弱,建议携带对讲机
- 紧急联络:古水镇卫生院 0758-8702123,最近救援车可达点为 S263 省道交叉口
- 暴雨天气可沿 “坑口镇” 方向撤离至主干道
装备建议:
- 必要:防滑徒步鞋(推荐 Vibram 底)、速干长袖(防竹叶划伤)、驱蚊喷雾
- 建议:折叠坐垫(竹林地面潮湿)、手机挂绳(溪流拍照防落水)
- 摄影:偏振镜(消除水面反光)、70-200mm 长焦(捕捉竹筏远景)
补给建议:
- 能量食品:坚果、巧克力、牛肉干,午餐可分享广宁笋干(当地特产)。
- 饮水:夏季需3L以上,沿途补给较少。

- 环保:垃圾随身带走,竹林中勿吸烟;竹筒勿随意丢弃,可带回起点回收点。
- 安全:马骝山石阶湿滑,建议结伴而行;雨季河道涨水需绕行;雨季慎防竹叶青蛇,建议穿高帮鞋。
- 天气:春季多雾,建议携带防风外套;夏季需防中暑;丰水期部分溪涧漫过步道,建议穿溯溪鞋。
- 文明:拍摄村民需征得同意,勿踩踏农田。
Q1:需要购买门票吗?
A:全程免费开放,竹筏游船、云吞等消费项目自愿选择
Q2:带孩子适合走哪段?
A:推荐 6 公里亲子线(起点 - 格桑花园),平缓无爬升
Q3:自驾停车方便吗?
A:起点广场免费停车位 200+,周末建议 10 点前抵达
Q4:能否带宠物?
A:允许携带,需佩戴嘴套(防止惊扰竹林鸟类)
Q5:雨后徒步体验如何?
A:云雾缭绕更具仙气,但部分土路泥泞,建议备雨衣
- 隐秘打卡点: 佛洞村后山有百年古樟树,树洞可容三人藏身
- 当地住宿: 竹海大观景区内 “竹韵山居”(均价 500+/ 晚),星空房可赏银河
- 手信推荐: 广宁竹荪(120 元 / 斤)、客家黄酒(古法酿制)
@竹海漫游者: “马骝山顶的云海比黄山更灵动,竹筏划过时白鹭惊飞的画面绝了!”
@广宁老饕: “佛洞村的云吞让我连吃两碗,汤底是用绥江鲜鱼熬的,广州吃不到这口鲜”
@摄影控小米: “下午 4 点的阳光穿过竹叶,在步道上洒下的光斑像流动的翡翠”
@亲子徒步喵: “6 公里路线对 5 岁宝宝很友好,还能体验竹编小篮子制作”
@户外装备党: “V 底鞋太重要了!溪流边的鹅卵石路段差点滑倒”

当你的脚步丈量过古水河的 20 公里竹海,当马骝山顶的晨雾在指尖流转,这场徒步便不再是简单的位移。客家阿婆晾晒腐竹的竹筛沙沙作响,竹筏划过水面泛起的涟漪惊起一行白鹭,这些瞬间构成了岭南水乡最生动的注脚。在这里,每一片竹叶都是自然的诗行,每一道溪流都是大地的血脉。带上对山野的敬畏出发,带着被竹海净化的心灵归来,古水河的馈赠远不止风景。